广电新闻
广电新闻
 当前位置:广电设备网 > 广电新闻 > 数字广播设备 > 技术解读OTT:OTT TV必将翻天覆地!
  
技术解读OTT:OTT TV必将翻天覆地!
广电设备网数字广播设备资讯 更新时间:2012-5-14 11:05:22 编辑:雅风 [ ]

狼真的来了!在2011年广电与电信就IPTV深度博弈的时候,OTT话题似乎才萌芽初显,那时恐怕很少人会意识到:借着CES2012,OTT TV会一跃而起,大有成为IPTV与数字电视劲敌的架势。

超越,OTT站在了科技的临界点

今年3月,在DVBWorld2012上,西门子公司Stefan Jenzowsky教授无奈的表示:我知道STB还剩下一口气,但摆在我们面前的Apps有着更高的安全性、(基于EPGs的)可操作性以及升级潜力。大量的开发者将加入到Apps的开发中,它对传统数字电视造成的威胁相当于当年Skype对通话业务冲击一样。这种本质上是OTT TV的技术模式崛起的速度让人吃惊。

爱立信(中国)季志荣在CCBN2012上也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整个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趋势下,新媒体不断涌现。统计表明:目前互联网视频用户超过了互联网使用者的52%,用户对互联网视频的认知、认可程度不断提高,意味着新媒体的下一轮爆发即将到来。

就好像印刷术之于誊写者、电话通信之于邮差、互联网之于报纸一样,前者总是会在普及后极大地冲击后者,甚至取代其地位。随着具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将停止出版印刷版的报纸,专注于经营其新闻网站、244年历史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宣布停止印刷,未来将专注于电子版本: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事件将越来越多,电视广播也正在积极向新媒体转型。

随着智能化浪潮的来袭,广播电视行业也将经历革命。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开始习惯于个性化的娱乐生活。突飞猛进的技术让智能化显得触手可及,NAB2012上,住友电工联合英特尔开始展示速度可达10Gbps,传输一部完整的高清电影只要30秒的“Thunderbolt”产品;ARM旗下的Mali系列GPU产品可以稳定的进行64位双精度运算、保障几乎所有APP的稳定运行。

在本质上,OTT TV技术已经与传统广播电视不在一个层次。OTT是科技临界点的新产物,显然将深刻的改变人们的生活。

前景,更多用户流向OTT

据上海市工商局近日发布的《2011年度上海市广告市场状况》白皮书显示,互联网广告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67.9%,增速远超广播电视。2011年,美国互联网广告收益达317亿美元,首次超过有线电视。

随着互联网大发展,宽带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最具价值的网络。相比广播电视的收视模式,OTT TV显然新鲜的多。在北美,从2010年二季度起,美国付费电视产业(包括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通信公司的电视业务)用户数出现了不可逆转的下滑。据CNN引述扬基集团的一项研究指出,2011年有八分之一消费者将取消或缩减其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或其他付费电视服务。随着免费网路电视的普及,付费电视被削减的猜测成为事实,虽然目前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表象,但却揭示了一个消费者消费心理改变的预兆。

用户的收视习惯在持续改变,随着流媒体技术的演进,提供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的视频之后,OTT视频自然能够赚钱。更为重要的是,在市场驱动的产业环境下,OTT用户更愿意为个性化的业务付费。

用户使用习惯是视频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相比更愿意为互联网服务付费的高ARPU值人群,广播电视收视人群显然要“吝啬”的多。这在中国尤其明显:中国用户的收视思维仍停留在每月支付收视费上,对更多的个性化视频内容兴趣缺缺。在中国运营商的数字化整转过程中,收视资费由原有13元(模拟信号)升至23元(数字信号),虽然提供的视频内容取得了飞跃,然而用户们对10元的提价仍有颇多抱怨。

在英国,付费电视用户要大方得多:英国付费电视起步于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制作播出电视节目,其历史几乎与电视的发展史同步。这个现状对受众的收视传统、收视心理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在用户的理念中,为电视节目付费是天经地义的。这为后来欧洲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做出了良好的铺垫。2012年,欧洲大多数模拟信号服务均将关闭,欧洲广播电视数字化基本完成。

布局,OTT业务正在酝酿爆发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启动,未来中国宽带的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当带宽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高清内容将在流媒体中稳定的播放,届时广播电视的优势不再独具。

细心的用户可能发现,智能电视上的接口呈多样性发展:广播数字信号、宽带、电视棒装置均可连接到电视机。这对广电潜在威胁巨大:电视机或将沦为一个显示屏,又成为公共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出口。

电视可接入多个信号源,视频内容可以选取最便捷的方式接入并播放,于是内容提供商的身价开始扶摇直上。随着近期优酷土豆合并;搜狐、腾讯、爱奇艺宣布创建“视频内容合作组织”(VCC),国内视频网站开始深度整合,他们显然是在为未来OTT TV业务的爆发做关键性的准备。

国外视频网站是国内模仿的对象:在DVBCN时评《YouTube:我们越来越像虚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中,YouTube展示了聚合100个频道线性电视频道TV指南;更令人惊叹的是YouTube已经可以做到将用户细分,达到广告精准投放的目的;有报告称59%的美国用户希望通过付费电视服务平台点播YouTube内容。另一个知名视频网站Hulu也将改变免费加广告的开放运营模式,只对付费电视用户开放,非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用户将无法在线收看Hulu的影视节目。拥有内容优势的视频网站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他们的底气越来越足。

OTT TV已经开始入侵客厅,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内容服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留给广播电视行业的窗口越来越小,广电将如何应对呢?

更多相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DVBCN,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广设备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图片新闻
数字广播设备
新闻导读
微电影将成为碎片化传播时代的新势力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成立武汉分公司
ALEXA爱丽莎数字摄影机技术交流会再度启
视博云:让中国云计算不再奢侈
透过三星战略看智能电视未来发展方向
博世为其新益捷系列增添了云台摄像机
台海网络广播电视台全新上线
数字电视“电费提醒”业务将落户北部边
“云计算”中心落户广州南沙
第二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云应用发展高峰
三星商用新战略布局2012——访三星电子
三星商用显示器全面布局中国市场 ——三
专访厦门市亿林电子董事长陈林燚
艾比森任永红:专注地将LED显示屏做成世
专访CREATOR快捷市场总监杨镇洲先生
西安英策长远:LED大屏幕显示系统
将CRT的电子枪换成激光的显示器
建碁:2010年将成数字告示蓬勃发展的转
锐取:专注于可视化信息记录与传播领域
点击LED产业深圳版图
微电影将成为碎片化传播时代的新势力
透过三星战略看智能电视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电视“电费提醒”业务将落户北部边
“云计算”中心落户广州南沙
电视与互联网融合是不是一种趋势?
数字产品民用化 音频技术让公共广播升级
智能广播系统 “惹火” 数字化校园
平板电脑依旧是“第二屏幕”
非智能化广电机顶盒或将面临全面淘汰
IPTV稳步发展因素 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发展
深圳广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IPTV播控平台
北京电视台IPTV系统招标
清远市数字电视机顶盒招标公告
警卫局高清摄像机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日喀则和平机场改扩建工程指挥部监控系
杭州博物馆半景厅180度弧幕一体化招标
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监控系统工程采购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监控系统采购
山西省省级政府采购中心受省文化厅投影
湖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监控系统采购
构建最具前瞻性的制播网络,索贝再度牵
QSC产品助阵新疆会展中心
AES监听耳机在广电数字微波中心机房监控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向楚雄电视台交接
RTW为瑞士广播服务提供商TPC提供首款TM
数码视讯多屏编转码系统成功中标重庆有
格非承建东莞电视台高清播出系统
携手天津丽思卡尔顿 三星商用电视打造全
新奥特助山东卫视高清频道五一给力上线
索尼应用案例系列 中行山西省分行
网媒聚焦
汽车影音 专业音响 音响地图 电视机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广告机 触控一体机 商业显示
耳机: AIAIAI 耳机
“Party DAM”闪耀2012北京灯光音响展
“Party DAM”闪耀2012北京灯光音响展
未来的智能彩电业谁主沉浮
“Party DAM”闪耀2012北京灯光音响展
QSC产品助阵新疆会展中心
哈曼AKG Project Studio系列电容式麦克风重
哈曼JBL推出S28和G28低音炮
投影机 视频会议 交互式白板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EPSON携手网庭参展第八届深圳“雅乐荟”
引领无尘教学 五指峰第63届教育装备展
2012年韩国丽水世界博览会地标性BIG-O秀采用
三菱电机拼接显示产品研讨会东营站召开
三菱电机拼接显示产品研讨会快车到达山东
触控专家广州誉进亮相长春教育装备展
热烈祝贺赛普科技乔迁新厂
双剑合璧&拼接无限 赛普科技隆重出席西安安
第四届亚洲(广州)平板显示产业展览会暨亚
触控一体机 LED显示屏 全彩LED显示屏
友达AMOLED 亮相深圳光电周
极特先进科技公司于上海主办LED制造业研讨会
三星成首家推出MHL技术LED显示器厂商
LED产业化基地落户哈尔滨南岗产业园区 项目
聚飞光电去年净利增长42% 背光LED器件营收占
欧司朗最新LED产品将亮相澳洲足球锦标赛
联建光电发布2011年权益分派方案 每10股派3
惠州出口墨西哥遭退货的LED显示屏并非“贱货
2012年我国车载LED显示屏发展情况研究分析